写于2022.10.21
2018年,Polly Stenham对斯特林堡的剧作《朱莉小姐》的改编是失败的。Polly希望能把朱莉的故事放在现代语境和背景下,但是现代社会缺少了能使故事具有相同张力的社会背景。
斯特林堡原作讲述了瑞典旧贵族的女儿朱莉小姐和男管家让的恋爱故事。他们双双背弃了婚约而相爱偷情。最终让的旧情人克里斯蒂安发现了他们远走高飞的计划和偷情的事,朱莉小姐因此自杀。
斯特林堡的故事是合理的,19世纪阶层之间的鸿沟支撑得起故事的起承转合。但是当Polly试图把同样的故事放在21世纪,我们再也难以找到原剧作中的阶层差距,因而无法理解故事的展开。
Polly并非没有做出在21世纪还原原作中阶层鸿沟的努力。朱莉小姐被设定为一个白人高级中产阶层的女儿;让和克里斯蒂安则是来到英国的初代移民,受朱莉小姐的父亲雇佣。但是当朱莉和让的故事真正发生时,我们还是不禁感到疑惑:朱莉和让发生关系有什么根本上禁忌吗?他们犯的着惊慌失措地试图远走高飞吗?更让人疑惑的是朱莉在克里斯蒂安发现自己和让的关系后自杀:多大点事啊?朱莉小姐犯得着自杀吗?现代社会人与人根本上的平等让我们无法理解同样的故事为何会在21世纪发生。
我们在剧中看到朱莉小姐悲剧的诱因,与其说是社会阶层;更不如说是朱莉小姐深刻的自我厌恶。这在以下对话中最为明显:
让:I will never be like you, because I would have earned it myself.
朱莉在呆滞了整整5秒后回答说:If that weren’t so utterly true, I would be offended.
朱莉厌恶自己殷实的中产阶层出生;她厌恶自己喝酒、吸毒、日日放荡,却能因父亲的财富维持体面的生活;她更厌恶自己缺乏改变自己的意志和决心。她因此真诚地欣赏让和克里斯蒂安这两位勤奋的移民,为自己不配得的社会地位惭愧。这有点类似《老王》中杨绛“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但是朱莉小姐的愧怍更加刻骨铭心。
女主演Kirby 令人印象深刻地演出了朱莉的愧怍,我也不否认编剧发现和讨论white shame的一种形式是富有洞见和有意义的。但是遗憾的是,这种愧怍或许还是不能够支撑起故事的发展,我们仍然无法理解为什么朱莉小姐作为一个现代女人,必须结束自己的生命。
因此,朱莉小姐的改编是失败的。但有趣的是,它的失败折射出了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的沧桑巨变。现代社会不再有斯特林堡笔下朱莉的处境,现代世界的我们理解不了朱莉和让根本性的的不平等。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和我们的观念终究是在进步。
我相信孙中山鼓舞人心的话:“世界大势,浩浩汤汤。”1930年代的人们一定比今天的我们更加灰心,但当时的他们不会想到仅仅20年后,人类就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快的发展期:我们让天花灭亡;我们在第一世界和中国战胜了绝对贫困;我们还铸剑为犁;我们甚至造访了星海。同样,2022年的我们可能面临着灰暗的前景,但长远地说,世界必定以进步为它浩浩汤汤的大势。就像我们理解不了Polly笔下朱莉小姐一样,20年后的下一代看我们今天的记录,他们也一定会为我们的灰心和失望而感到诧异。